粽子包装“瘦身”:简包装、现包粽子成端午主流,好品质更受消费者青睐
发布时间:2022-06-01 人气: 来源:
为让月饼、粽子包装“瘦身”和“轻装上架”,市场监管总局(标准委)5月26日批准发布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,对粽子、月饼包装提出了具体“瘦身”要求 。新规8月15日实施。
端午临近,《中国食品安全网》记者注意到,各生产厂家纷纷推出设计符合当下趋势的新包装。简包装、现包粽子成为今年端午主流。价格相对亲民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多数人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。对于过度包装的端午礼盒,一般不会考虑,如果要送礼也更愿意选择实用和高品质的产品(粽子)。
作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节日食品,粽子目前已大批量上市。线上、线下各种粽子售卖活动展开,线下除了日常品牌粽子售卖之外,与粽子相关的粽叶、糯米、花生、红枣等粽子类食材产品也成为了今年端午节前,消费者选购的畅销食材。
简包装、现包粽子成主流 价格亲民
商超内粽子促销区
“我多数会买粽叶自己回家包,口味一般就以蜜枣粽子为主,家里人也都爱吃。今年疫情严重,也不送礼,自己包粽子,食材不仅放心,关键是想吃哪种口味就包那种口味,方便、美味、放心!”记者在超市遇到正在购买粽子食材的李女士。
与李女士想法一致的还有35岁的赵女士,她表示:“这些年都是吃成品粽,每次购买一盒价位80元左右,每次买的粽子猪肉味、腊肉味凡是肉类的都不爱吃,扔了还浪费,每次冰箱里一放就是小半年,老人还不舍得扔,今年疫情期间,还是动手自己包。”
提到粽子包装“瘦身”的要求,“出台国标很有必要,过分的包装,实际上是资源的浪费,盒子比粽子(产品)还要贵,这分明就是卖包装么?我还是喜欢简包装的粽子。一袋里面2-4个,丝毫不浪费,一次就可以吃完。”5月31日,在超市采购粽子的65岁的申阿姨向《中国食品安全网》记者说道。
《中国食品安全网》记者,5月31日在商超看到,时令食品粽子摆放在超市中央,上方悬挂着“福享端午 尽心尽礼”等广告画,让端午氛围更浓。
记者注意到,今年线下粽子价格多在200元以下。在街头也偶有现扎好的成品粽子售卖,价格更实惠。白米粽子每只2.5元,红豆粽子、蜜枣粽子3元一只,鲜肉的、香肠的、杂粮的每只3.5元,咸肉的、蛋黄的4元一只……这些粽子是现包好的,极为新鲜,没有防腐、保鲜等添加剂。“买的成品粽子,要么口味掺杂,要么过度包装。我一般都会购买现包装好的粽子,价格便宜,并且也没添加剂。”前来购买粽子的韩女士买了6个粽子并向记者表示 。
网络上记者以“粽子 包装 瘦身”为关键词搜索发现,消费者对于此话题议论纷纷,内容多是抵制过度包装、杜绝浪费。网友表示,这种过度包装,其实让我们的传统节日失去了真正的味道。更愿意选择实用和高品质的粽子产品,外皮包装再过精美也没办法吃,显然是一种浪费。
过度包装带来的“仪式感”要由消费者买单。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、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曹明德对记者说,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,包装盒拆开就扔掉,只有产品具有使用价值。但在实际中,包装的成本包含在商品价格内,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。商品包装越臃肿,消费者会花更多的钱,却不会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。
电商平台 粽子口味品类丰富多样
5月31日,记者在电商平台注意到,有多款粽子礼盒,一款名为 " 端午节臻味宋韵宋之趣 " 的粽子内含有 7种口味坚果,70g蓓蕾天香白牡丹白茶,双拼粽子3个。店客服告诉记者,还可以进行定制。
还有一款名为 " 有机粽子竹篮礼盒装 " 的粽子礼盒里配有黄酒2瓶,温酒壶一套、双黄咸鸭蛋5枚。除此之外,内含7种口味粽子。也有部分粽子礼盒,粽子配香囊定制售卖;还有的是粽子与糕点混装,一款名为“龙腾四海”的有机礼粽,含8个粽子,4枚咸鸭蛋。咸鸭蛋为粽子礼盒内与粽子常搭配售卖的产品。这些粽子礼盒有的成交量为0,有的成交量为个位数。
网红粽子“龙舟粽”
在线上平台,记者还看到一款“网红”粽子,这些粽子不但口味有特色,包装也很抢眼。其中一款“龙舟粽”,商家把包装盒设计成龙舟的样子,粽子吃完以后,包装盒经过简单折叠就能变身龙舟模型。
据线下超市销售人员介绍,端午粽子从上周开始销量明显看涨。因疫情原因,厂家供货上口味也就较少一些,主要以“蜜枣、豆沙、猪肉、八宝”等口味为主。相比以往的“榴莲粽子、坚果粽子、冰皮粽子”等,记者并未在线下商超看到。
相比实体店、商超类的销售,网络上各类口味粽子种类较为丰富,口味上囊括了传统的豆沙粽、蜜枣粽、八宝粽、肉粽以及时髦的榴莲粽、奶香粽等,包装形式上有礼盒装、真空装、布袋装、竹筐装、网兜装等,各有特色。
厂商:主打“简包装 ”粽子 落实社会责任
关于商品过度包装问题,相信大多数消费者都深有体会。小物件大包装、轻物件重包装、重复包装等等。有时候不拆开包装,完全不知道商品的实际体积有多大。这种过度包装的乱象,尤其体现在粽子、月饼等节日礼盒上。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发布实施,可谓正当其时。
修改后的细节标准也很有针对性。如售价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,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调减为15%,100元以下保持20%不变。这些量化的标准,让过度包装有了更严格的界定依据,给了生产企业一个具体的参照。
接受《中国食品安全网》记者采访时,一家生产粽子的厂商负责人表示:“粽子作为时令性、季节性食品,我们做的都是简包装的,绿色、环保。一箱四袋。没必要加礼盒。响应国家号召,落实社会责任。由于疫情原因很多粽子新品种来不及开发。安全方面都是正规渠道采购原料。目前,粽子只剩下最后一点库存了。”
记者从五芳斋方面了解到,今年线上主打“鲜肉、蛋黄、豆沙”混合口味礼盒的粽子,价位在64-140元之间,以礼盒为主。
从花式包装的“天价粽子”回归到简包装、品味文化的传统食品,一只粽子的包装、价格之变,折射出监管部门的严苛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
这次国标修改,针对过度包装现象进行明文规定,进一步明确了红线,既是引导企业和商家规范生产,让商品价格更加透明,减少信息不对称,也是提醒和引导消费者要崇尚简约、绿色和环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标准的生效时间要等到8月中旬,预留了一定的缓冲期,也是给了企业一个消化库存包装的时间。各企业和商家,应该主动贯彻落实,而不能想着抓紧“抢收”,利用时间窗口来消极对待,拖延改变过度包装的生产行为。
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提醒,今年端午节已经临近,粽子已陆续上市销售,虽然企业来不及对包装进行调整,但希望企业能尽快按照标准推出新产品,同时也倡导消费者尽量选购简约、绿色的包装。
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介绍,消费者可以通过“一看、二问、三算”,简单判断月饼等商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。
一是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,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。
二是标准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,在不能拆开包装的情况下,要问包装有几层,层数是否符合要求。
三是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,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,看是否超标。
来源:中国食品安全网